close

44141.jpg

  蔣勳的書一直在想看的列表裡,不過一直都還沒什麼機會讀;但有時候你不去找書,書也會跑來找你,所以這本書就以禮物的身分出現在我面前了哈哈!之前對蔣勳一直都不是很了解,只是覺得好像很常在書店看到他的作品,都是和美啊、藝術啊之類相關的;讀完這本書後,嗯......覺得他的文字很平淡,讀起來很順暢,但我覺得應該是我的人生太年輕吧,也可能是因為沒有像蔣勳一樣有到那麼多地方遊歷的經驗,所以其實有些體會不是很深刻;這是一本寫得很廣的書,寫旅遊、寫景色、寫詩詞、寫宗教、寫名畫、寫城市(本書都是短篇散文)......要能夠完整地體會書中的內容,也許沒有到他去過的地方,經歷相同的枝葉光影灑在身上的感覺,是沒有辦法的。不過這本書仍然讓我受益良多,以下就來分享分享書中讓我偶有會意的片段吧。

"陶淵明的「好讀書,不求甚解」,在學院某些教授眼中或許離經叛道,不夠認真求證。但是,作為一個優秀的創作者,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正是要「每有會意,欣然忘食」,他要的是「會意」,不要被古書綑綁束縛住。"(頁65)

  這有點像我讀書的毛病,堅持要了解書裡每句話的意思,堅持寫心得,搞到後來好像在讀課本、寫作業。其實我也不是不知道看書是看緣分的,有緣你就「會意」了,無緣你就看不懂。但這可能是跟個性有關,得失心太重,付出必須得到相同的回報-我都付出這麼多時間看這本書了,怎麼能在小事情上放棄呢?我想這就是毛病所在。但毛病終究是很難改,受了這本書啟發,讀完後跑去讀《金剛經》,結果想當然爾當然是看不懂,結果又拿起手機開始查《金剛經》的白話翻譯,一句一句地章句訓詁!我想我真的要把「不求甚解」這幾個字好好地記在心裡才行......

  我滿喜歡這本書寫蘇東坡的篇章,寫得很生動,也讓人對蘇東坡更了解了一點。蘇東坡貶到黃州,在市集喝酒被醉漢推罵,「自喜漸不為人識」,蔣勳說這就像參悟了《金剛經》裡寫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頁90-91),這感覺好像跟聖經裡寫的右臉被打了、左臉也要伸過去讓人打的道理一樣。當然這是很高的境界,不過「無我」跟拋棄尊嚴究竟是不是畫上等號的呢?在無我的境界裡,有沒有「讓無可讓」的事情呢?是否只要做得到被予取予求就等於到了無我的境界了呢?蔣勳寫道「惡緣可以無緣,也就清靜了」(頁137),惡緣轉化為無緣,究竟是消除惡緣,還是助長惡緣呢?希望未來的人生裡我能夠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

"東坡說「多難畏人」,害怕人,遠離人,正是找到機會,好好給自己做一次孤獨的功課。這生命本來不是自己的,忙忙碌碌,總是為他人活著,什麼時候能回來好好做一次自己?"(頁95)

  這段話讓我感到很有共鳴。遇到困境時,如何讓心境從怨天尤人到甘之如飴,這真的是很困難的事情......做孤獨的功課、好好做一次自己,很需要這樣。

"貪戀財物是貪,然而貪戀「救贖」,貪戀「覺悟」,會不會也是貪念?"(頁260)

  這段話真是振聾發聵。追求宗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脫離六道輪迴、死後上天堂、心靈慰藉......諸如此類,每個人付出自己的信仰終究好像有一個目的,但宗教要我們不要起貪念,那麼這些目的應當也屬於一種貪念。在許悔之寫的後記裡提到,在他西藏之旅時,因心肌梗塞正值復健的蔣勳以簡訊說「請代我在大昭寺前合十」,然而「蔣老師交代我的,是代他合掌,禮敬諸佛菩薩,他並沒有要我為他祈求諸佛菩薩」(頁306-307)。其實,原始宗教的起源是來自於對大自然的敬畏,如果要說宗教有什麼純粹而無目的性的存在理由,那麼禮敬諸佛菩薩我覺得是非常好的,並不一定要祈求什麼。也許以後經過寺廟我也會合十拜拜一下。

"朋友問我,為什麼回到巴黎畫畫?我想一想,好像不是「回到巴黎」,我說:「是回到我的二十五歲」"(頁288)

  這段話好像讓我想起了十年前。我也懷念我的十八、九歲。

  蔣勳說「美,像生命一樣,要在時間中經歷成住壞空」(頁240),就如同本書封面泰國無夢寺這些佛陀石像的斷體殘肢。在《起源》一書裡也提到物理的鐵則是「熵」,似有異曲同工之妙,萬物從成形伊始便注定邁向化為塵土的道路。

arrow
arrow

    阿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