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141007_200022  

 

  要看這類的書,似乎需要付出相當的勇氣?例如在我上週末到新竹去時,一來排解搭車的冗長,二來它也剩沒幾頁就要看完了,所以就把它帶上了火車跟我出門去;結果到了朋友家後因要整理行李,把它從背包裡拿了出來,就這樣「假掰文青」稱號成就又GET了。其實我也不是沒想到把這樣的書帶出門,被人看到了,就有很大的機會會帶給人這樣的感覺;不只是朋友,那些跟我搭火車同行的陌生人們......也許發現了,也是一樣的想法。不知道歌德如果還在,知道這本-被拿破崙讀了七次,而召見歌德述說他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喜愛;並且引起當代青年模仿維特黃色背心、藍色燕尾服穿著熱潮(頁I-II、頁230)-盛極一時的小說,在今日變成只剩「假掰文青」才看的書,會有什麼感想?很多人不看書了,就算看書,似乎也要看流行小說、漫畫,才有跟上潮流的感覺,也才能得到他是個正常人的肯定。許多「想當年」相當流行的書籍,現在變成了研究文學相關科系才研讀的書,然而這些作者可不是為了讓他們的作品成為躺在大學圖書館裡一本又一本的研究論文的題材才寫的;普羅大眾,沒錯,就是普羅大眾,才應該是在一個悠閒的午後,展開這些作品閱讀的主角!

  《少年維特的煩惱》使用書信體的方式,透過維特寫給好友威廉的信件,記述維特愛上一個有夫之婦-夏綠蒂-的故事。歌德採用相當浪漫、唯心、主觀的角度,毫不保留地表現他對夏綠蒂的愛情,以及三角關係微妙的糾結。我們可以藉由維特的字句,看出這位浪漫少年對於自己內心湧動不加隱晦的展示:「當我的手指不經意地碰觸到她,當我們的腳在桌底下巧遇,我便沸騰了起來!我像著火似的縮回來,一股神祕的力量卻再次把我推向前-我感到意亂情迷。喔!但天真無邪的她,落落大方地不曾察覺,這小小的親密接觸讓我痛苦不堪。談話時她把手放在我的手上,愈說愈起勁兒便愈靠過來,她無與倫比的氣息吹拂在我的唇上-我猜我要暈過去了,如遭雷擊。-此外,威廉!如果那一次我斗膽迎上這命運、這信任......!你知道我的意思。不,我的心尚不至如此沉淪!懦弱!太懦弱了!-難道這不是沉淪?-」(頁61)從這些字裡行間,讓人似乎感覺進入到了維特的內心,維特心裡的自言自語,就像一道傳到讀者腦海裡的聲波,直接與讀者對話、訴苦。同時,我覺得歌德在描寫男女感情的微妙互動,是相當細膩的;維特對夏綠蒂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以及那些從她渾身上下所散發出來的光芒,每每都讓維特更加心醉神迷、無法自拔。這本1774年完成的作品,直到現在還是繼續歌頌著全天下所有的愛情:青澀的、暗戀的、一接觸到她的眼光就心跳得不敢直視的......難道這些十八世紀的情節,未曾重現在你我的身上嗎?

  維特可以說是一匹被自己的情感所禁錮的馬:「這匹馬厭倦了自由自在的日子,寧可套上鞍和用具,任人騎乘到老死」(頁90)愛戀、逃離、挫折、重返、深陷,最後促使維特用亞伯特(綠蒂的丈夫)的槍舉槍自盡。有人說維特即歌德、歌德即維特,對這方面有興趣探究的讀者,可以在讀完本書後,再去了解歌德的生平及經歷,也許可以從中窺知一二。

  維特是一個完全以內心情感行動、思考、判斷是非的人,常用的社會規範或他人的眼光,都不會成為他感性揚長的阻礙。讀完歌德的這本大著後,突然我覺得我的文章,都顯得有點鄉愿。那些看似有條有理、立論堅實的字句,其實都顯示出我只是個騎牆派,我既不敢倒向正面,也不敢倒向反面,許多時候我只游移在中間立場上,也許......只是為了讓那些立場堅定的人更不容易駁倒我的話術策略罷了。這就叫做理性嗎?如果這理性淪為溫文儒雅且井井有條的文字遊戲,那麼也許我們應該更誠實地面對內心的聲音,不再一味符合社會的通論,也不再徵求他人肯定的眼光,然後就會發現其實做自己沒有想像中地困難。

  推薦這本書,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少年維特的煩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淞 的頭像
    阿淞

    白日夢

    阿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