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2170.jpg

  《北與南》,號稱工業革命版的《傲慢與偏見》,2004年改編為電視劇,讓這本埋沒的文學重新受到重視。這本書我覺得算是值得一讀的,一來,它很「英國」,這是一種感覺,大概就是這些上流階層的人很注重自己像不像紳士或是淑女,為了穿著啦、宴會啦、為了要今天要跟誰見面啦,等等這些問題可以煩惱然後內心戲個半天,好像全天下沒有其他的事情可以擔心了;噢,當然,底層階級的人則與此大相逕庭。再者,這本書寫到了很多面向,英國的城鄉差距、工業污染、勞資衝突、宗教認同等等,這些都是《北與南》裡相當值得省思的元素,也讓這本厚達六百餘頁的書確實很有內涵。

  女主角瑪格麗特,生於一個樸實的小村落赫爾斯頓,她的父親海爾先生是這個鄉村教區的牧師,然而他對教會產生了疑惑,毅然決定辭去教會牧師並離開赫爾斯頓:「不要低估上帝,誤以為上帝只能靠一種方式讓你榮耀祂。無論你是擔任牧師宣揚福音,或是離開神職不再傳教,祂都能夠讓你有機會用任何方式榮耀祂。如果擔任牧師已經成為一種罪惡,而這種罪惡卻讓你有機會繼續宣揚福音,那麼,不管你再怎麼努力履行牧師的職責,再怎麼不眠不休的傳教,都會變成虛偽的,完全無法減輕你絲毫罪孽」(頁50)。本書作者蓋斯凱爾夫人少時父母去世,寄住的親戚中其中一名是改革教派的威廉牧師,而後來也嫁給了同為改革教派的蓋斯凱爾牧師(依據本書作者簡介);這樣的經歷相信對本書有一定的影響,入世精神、人道關懷,讓她對底層勞工有更多的同理心;《北與南》裡的海爾牧師,相信是融入了作者對改革教派的觀點。瑪格麗特一家搬離了赫爾斯頓,來到米爾頓(曼徹斯特),這是個與「上流」格格不入的城市,庸庸碌碌的勞工階級、粗俗的說話用語、腦中充滿了金錢的老闆們、以及烏煙瘴氣的空氣汙染,這些都讓瑪格麗特一家人來到這裡鬱鬱寡歡,而且身體每下愈況。然而在這個令他們鬱鬱寡歡的城市,卻讓瑪格麗特體會到真實的生活。和工廠老闆桑頓的衝突、和罷工群眾的接觸、接濟窮困潦倒的勞工家庭,還有工會本身存在的矛盾等等,都讓瑪格麗特重新認識「勞資關係」,老闆未必是萬惡的,也未必是自私的;在本書譯者序裡提到「《北與南》確實是一本『和解』的書......工業家的理想典範,具有老闆的強悍氣勢,同時又有仁慈寬厚的胸懷」(頁6)這讓我覺得,現在在新聞上看到的那些因勞資紛爭而發動罷工的勞工和老闆們,應該都來讀讀《北與南》這本書。老闆們讀完後要捫心自問是否在獲利和寬厚間取得平衡,而勞工們則要重新審視提高福利到底對公司和自己的影響以長久來看是否是正面的。

  在本書216-218頁中就提到了工人與工會的衝突甚至不下於與老闆的衝突。工人快活不下去了,工會卻要求他們堅定罷工的立場,「有一種惡霸比那些老闆更惡霸,他們會說:『要是敢反抗工會,那你們餓死算了,全都餓死算了!』」(頁217)有些工人就只是想安安分分地工作養家活口,工會卻要他們罷工,讓生活陷入絕境,然後打著這是為了你們好的名號。至於工會是如何壯大起來的?「如果有個工人沒有加入工會,那麼,工會就會命令他旁邊那台紡織機的工人不准跟他說話......他是外人,不是自己的夥伴。雖然他跟他們一起工作,但他們不會把他當成自己人......海爾小姐,妳可以試試看,一年三百多天,每天十個鐘頭,都是這樣過日子,那妳就會懂什麼叫工會了」(頁323-324)。結果我們發現,工會為了抵抗專制的老闆,然後製造出更專制的組織,用排擠的手段把所有人都強制納入工會裡。讓我不禁疑惑,現實生活中的工會,也有這種情形嗎?

  瑪格麗特住在米爾頓的期間裡,結識了工廠老闆桑頓、困苦的基層朋友,也歷經喪母與喪父之痛,最後被阿姨接到倫敦家,回到上流社會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她卻忘不了米爾頓這個烏煙瘴氣的地方,雖然它不是個完美的城市,但它卻有血有淚、有感情、有衝突、有諒解,瑪格麗特繽紛多彩(或許也有痛苦)的回憶,許多便來自米爾頓。回倫敦後,有次她回老家赫爾斯頓走走;「每個地方都變了,儘管變化不是那麼明顯,可是一切都變了。家家戶戶都變了。有人離開了,有人死了,有人結婚了,物換星移,歲月無聲無息的流逝,有人從小孩變成青年,有人從中年變成老人,然後就像熟透的水果掉落下來,重回大地母親寧靜的懷抱」(頁549),我覺得這個熟透的水果的比喻很好,時間一向是個很迷人的東西,成、住、壞、空便是這麼一回事。

  愛情的部分我就不多贅述了,總之瑪格麗特和桑頓最後有了圓滿的結局。讀完這本書之後,很想找影集來看!但是好像很難找......封面上的桑頓先生,真的很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Elizabeth Gaskell 北與南
    全站熱搜

    阿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