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緣 (71)
- May 20 Wed 2015 22:50
Jared Diamond,《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
- May 11 Mon 2015 23:27
Erich Maria Remarque,《西線無戰事》
「我們被這種戰鬥情緒淹沒了,它是支撐我們的力量,它讓我們變得殘酷,更把我們變成擋路的強盜,變成殺人兇手,甚至是惡魔。就是這種情緒,讓我們的恐懼、憤怒及求生意志增強了好幾倍,它帶我們尋求逃生之路,帶著我們戰鬥。這種時候,就算你的父親跟敵軍一起走過來,你也會毫不猶豫地把手榴彈往他胸前丟去。」
-雷馬克,《西線無戰事》,頁111
- May 02 Sat 2015 23:13
芥川龍之介,《地獄變》
說到為什麼看這本書,首先我要先介紹一本雜誌,還有芥川龍之介這個人。先前到台南府城舊冊店上書店學課程的時候,店家送給我們每個學員一人一本《藏書之愛》,這本雜誌是由舊冊店自己發行的,內容收錄了一些藏書家的故事、藏書的知識,還有一些跟書有關的篇章,比如說這本2014年第4號,就有介紹永樂座、台北二手書街、《小王子》介紹、老歌譜等等,算是相當多元。而這期《藏書之愛》中,就有一篇專門介紹芥川龍之介的文章,剛好這陣子荒野夢二店主銀色快手翻譯了芥川的一些短篇小說,集結成《地獄變》選集一書,乘著《藏書之愛》專文介紹的機會,就先請諸位一起來了解芥川其人其事吧。
- Apr 23 Thu 2015 22:51
米蘭‧昆德拉,《無謂的盛宴》
「無意義,我的朋友,這是存在的本質。它隨時隨地永遠與我們同在。就算沒有人想看到它,它也會出現:在恐怖之中,在血腥鬥爭之中,在最不幸的厄運之中。要在這麼悲劇性的境況裡認出它,直呼其名,這經常需要一點勇氣。可是我們不只要認出它,還要去愛它,無意義,我們必須學習去愛它。」
-米蘭‧昆德拉,《無謂的盛宴》,頁155
- Apr 07 Tue 2015 22:37
大橋弘,《1972青春軍艦島》
今天來本不一樣的書。乘著清明連假的機會去把智齒給處理了,在這段期間實在是吃也不是睡也不是,自然沒有心情去看手上正在翻的《昨日世界》,哈哈!於是乎想到了三餘書店推薦的《1972青春軍艦島》,這樣的文字量跟編排,倒也讓人讀來輕鬆又沒有負擔。
- Mar 21 Sat 2015 17:34
松浦彌太郎,《最糟也最棒的書店》
- Mar 14 Sat 2015 22:54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這是我第一次讀米蘭‧昆德拉,雖然這是1984年的老作品了,但在今日讀來,書中文字引起的共鳴,還是在腦中迴響千百次;我覺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很適合現在的我讀,如果你也正處於生命中那種進退維谷,不知如何做出最好的決定的時刻,也許可以讀讀這本書,米蘭‧昆德拉能告訴你人生中每一步棋所代表的意涵。
- Mar 07 Sat 2015 16:52
章詒和,《往事並不如煙》
如果你喜歡《巨流河》、《南渡北歸》的話,一定也不會錯過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往事並不如煙》在題材上與《南渡北歸》較相近,講述國府遷台前後這段時間,中國文人的命運;《南渡北歸》兼論中、台兩岸的情況,而《往事並不如煙》則是在反右及文革浪潮之下,章家與六個文人交往的回憶片段。《往事並不如煙》並不是自傳,也不是完整的回憶錄,它是章家跟這些人互動回憶的片段。從這些大小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於那些人、那些事的深刻懷念;傅月庵在推薦文裡寫道這本書可貴在「情存真」,我覺得恰可以作為讀完本書的感想;字裡行間的真情流露,蘊藏著無限的想念,有時炙熱如火,有時靜謐如水,有時激昂,有時無語,我很驚訝於竟然有這樣的往事,也很驚訝章詒和能夠透過文字把蘊藏於這些往事的情感充分表露出來,讀到共鳴處,那種全身顫慄的感覺,我還記得很清楚。
- Feb 19 Thu 2015 12:04
夏琳,《不專心賣書的小書店和它的常客們》
這本書相當不一樣,一來它是「南崁1567小書店」店主所著關於這間店經營兩年多來所發生的一些溫馨小故事的紀錄,二來《不專心賣書的小書店和它的常客們》(以下簡稱《不專心賣書的小書店》)可是獨立出版!雖然我沒有去過小書店,但在FB上看到老板娘分享一些出版這本書的大小事,令人覺得生一本書譬如生一個小孩,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尤其是獨立出版)!因著2015台北國際書展的機會,在2月14日北上專程聽獨立書店文化協會舉辦的幾場講座之機,順道帶回此書,還請老板娘幫我簽名!這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給人簽書呢(羞)!
- Feb 16 Mon 2015 21:38
Tim O'Brien,《負重》
「但我死的時候,就像......我不知道,我猜就像身處於一本沒有人看的書裡。舊書,放在圖書館架上,所以你很安全,但那本書很久、很久沒有人借過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只能希望有人會拿起書來讀。」
-Tim O'Brien,《負重》,頁294
- Feb 12 Thu 2015 21:13
Bruce Cumings,《朝鮮戰爭:你以為已經遺忘,其實從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
朝鮮戰爭是一段臺灣人應該要記得的歷史,不過很遺憾,這段歷史之於臺灣人就如同之於美國人一樣,幾乎就是「從不曾了解」。朝鮮戰爭跟臺灣其實大有關聯:北朝鮮士兵,許多也參加過國共內戰;朝鮮戰爭期間第七艦隊巡防台海,阻絕中共侵台的可能(也許也可說是阻絕蔣介石反攻大陸的可能)。這場戰爭本身、以及參加這場戰爭的人們,共同塑造了臺灣現況的一部分,而我們似乎對這場戰爭誤解得太多、了解得太少。
- Feb 01 Sun 2015 17:44
Joël Dicker,《HQ事件的真相》
「珍惜愛情,馬庫斯。把它當成你最美好的征戰,你唯一的野心。人出名之後,還會有其他的人。書出版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書。榮光之後,還會有其他的榮光。金錢之後,還會有其他的金錢。可是愛情過後,馬庫斯,愛情過後,只剩下淚水裡的鹽了。」
-Joël Dicker,《HQ事件的真相》,頁535
- Jan 31 Sat 2015 11:41
Sylvia Beach,《莎士比亞書店》
- Jan 23 Fri 2015 23:14
Khaled Hosseini,《遠山的回音》
- Jan 20 Tue 2015 21:42
Jared Diamond,《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
- Dec 17 Wed 2014 22:21
郭怡青,《書店本事》
「隨時可以閱讀,書是最佳伴侶,不想讀放一邊,書不會對你生氣;將書畫成大花臉,書不會跟你計較;同時閱讀好幾本書,書不會爭風吃醋」-唐山書店,陳隆昊(頁39)
「有些書我們極力爭取進書,得到的回應是:『女書店可以保證賣五百本嗎?』書市的現實,讓一些好書消失在書海中。遇到客人詢問,只好請他們到國家圖書館借閱」-女書店,楊瑛瑛(頁50)
- Dec 02 Tue 2014 21:16
Jonathan Franzen,《自由》
首先,不得不說這本書的頭銜實在非常吸引人;在書店裡看到它的書腰-紐約時報十大好書、史蒂芬金十大選書、大西洋月刊年度圖書、Time年度小說第一、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書、歐巴馬渡假讀物、衛報年度Top 10、英國電訊報年度小說、經濟學人選書、泰晤士報選書-就給人這書感覺是不得不看的感覺啊,然後翻了一下,感覺文字不是很難閱讀,結果正如同結果一樣,它在我手裡了。
- Oct 08 Wed 2014 20:24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少年維特的煩惱》
- Sep 22 Mon 2014 22:15
Anthony Giddens,《氣候變遷政治學》
其實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一直在考慮究竟要不要給這本書寫個心得,但透過這個機會,也顯示出個人對這個部落格的定位還沒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還有,對「書」這個概念的認識也還不夠。人往往具有捍衛自己決定的傾向,特別是那個決定具有某種個人意識投射的時候
- Sep 10 Wed 2014 21:54
David George Haskell,《森林秘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雖然有時候實在很痛恨那些連鎖書店的選書邏輯,那些被擺在最前排的書和暢銷排行榜(也許這跟消費者有關)的書,大概有六七成以上都是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紙張的組合體,但無疑的畢竟我也是凡夫俗子的一份子,那些合大眾胃口的書,裡面一定也會有些是我會喜歡的類型,例如這本《森林秘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